3月底,花旗银行最新发布了一份主题《数字化颠覆——金融技术如何迫使传统银行到达临界点》报告,发表了全球互联网金融发展状况的相关数据。
目前,中国是全球拥有P2P借贷平台最多的国家,中国的P2P平台规模约为669亿美元,是美国的四倍;中国也拥有世界上最大的电子商务系统,2015年,中国的电子商务规模占到全球规模的39.5%;花旗银行预计,2018年,中国电子商务规模将占到全球的一半以上。
其中,2015年,中国互联网金融业的客户数量已追平传统银行,突破了金融变革的临界点;同时,中国的互联网金融行业无论从技术开发,还是规模已经超越美国。
花旗银行认为,中国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快速成长得益于以下几个要素:中国国内较高的互联网普及率和智能手机渗透率,国内互联网巨头的对电子商务、支付技术的前瞻性布局,被严格监管和行动相对迟缓的传统银行,以及相对宽松的监管环境,使得中国和新兴市场国家成为互联网金融技术获得获得颠覆传统力量的沃土。
不过该报告也显示,中国已经是世界最大的P2P市场,但随着中国P2P平台的数量增加,P2P放贷规模和存在问题平台数量同时增加。
2015年,中国的P2P平台数量已经达到3600家,而存在问题的P2P平台数量也超过1000家,即只有约2600个正常运营的P2P平台。
花旗银行在报告中总结促成中国P2P借贷的繁荣的主要有以下三个驱动因素:
首先,中国的银行体系主要由国有银行主导,贷款主要流向国有企业。中小企业部门虽然占到GDP的60%,却在贷款中遇到很多困难。2014年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80%的中国中小企业是非银行客户。中国零售贷款渗透率是处于世界的最低水平,仅有20%。因此,P2P平台业务规模爆炸性的增长主要是服务中小企业,特别是那些不能从正规银行得到贷款的企业。
第二,散户投资者迫切寻求高额回报率。由于中国的金融市场仍处于发展水平较低阶段,散户投资者的投资渠道非常有限。以往,银行存款和不动产投资是最广泛的投资选择,但随着银行存款利率不足以抵抗通货膨胀,一些散户投资者开始寻求投资于P2P平台提供的高收益产品。
第三,中国的银行业受到了严格的监管,然而,中国对P2P行业的监管却几乎为零,导致了中国遍地开花的P2P贷款平台,并且很多平台缺少可信的商业模式。缺乏监管的P2P导致了高失败率和欺诈率。例如,中国最大的P2P平台之一e租宝,拖欠投资者约70亿美元,该平台创始人利用平台创造了虚构的借款人,然后把贷款卖给寻求高收益的散户投资者。这个事件为当局敲了一记警钟,中国也开始加强对P2P领域的监管。
中国互联网巨头BAT在金融服务领域的发展远超西方同行GAFA(Google, Apple, Facebook, and Amazon的简称)。
阿里巴巴和腾讯在中国第三方支付领域的市场份额分别是33%,10%,而GAFA的市场份额在美国总共也不过2%。在全世界前两名最大的两家金融科技“独角兽”都来自中国,分别是蚂蚁金服和陆金所。
中国互联网巨头在金融服务领域的成功,或许为美国的互联网巨头亚马逊、苹果、脸书、谷歌和微软进入金融服务领域提供了一条可行的路线图。更重要的是,欧美互联网领导者们还未在策略上重视支付和金融领域。
花旗银行的报告认为,BAT在金融服务领域的成功主要原因有三点:
第一,布局时间早,支付宝和微信支付早在10年前就在母公司中孵化,反观GAFA,谷歌是最早进入支付领域的,这也还是在2011年,比支付宝晚了七年。
第二,中国是全世界最大的电子商务系统,占全球交易总量的40%,2018年将达到1.6万亿美元规模,占据全球市场的一半以上。2015年,阿里巴巴的交易规模已经达到5000亿美元,是亚马逊的两倍。因此,阿里巴巴旗下支付宝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线上支付通道,2015年的支付金额是PayPal的三倍。
第三,中国互联网金融公司有更大的用户基础,中国拥有领先于发达市场的货币支付的社交网络,腾讯的微信支付用户基础便是5.5亿的腾讯微信用户。
此外,花旗银行还分析了在互联网金融的蓬勃发展下,对传统银行的替代作用。
花旗预测,由于传统银行的增开分支行的成本过高,扩张将会显著下降。在2015到2025年的十年中,零售银行业务自动化有望为银行削减30%的员工人数。届时,欧美公司会裁掉180万左右的全职员工,这一数字超过了金融危机前73万的裁员量。
花旗报告数据显示,全球互联网金融投资规模从2010年的18亿美元升至2015年的190亿美元。在中国、美国和英国,互联网金融平台的规模现在仍然不到总贷款规模的1%,2015年,传统银行的利润中只有1.1%受到互联网金融技术的影响,但随着银行业务规模的扩张,到2020年,花旗银行预测,这个比例将上升到10%。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金融科技公司竞争加剧,传统银行将迈入利润增速疲软。花旗认为,全渠道策略是传统银行赢得未来十年的最佳解决方案。